返回

鸠尤神剑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20章 鸠尤神剑20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脱物我了。它在物不在物,在我不在我,与它自己无关,只在你我心中。魔则恰恰相反,它在物我之内,不管你心中有魔无魔,魔总要诱你步入邪道。”顾乘风不解,追问道:“那么魔与欲,又是何关系?”黄玉笙思忖片刻,道:“欲是魔,魔却不是欲。悟道之人若不能忘却欲念,便时时刻刻受那邪魔诱惑。就连善欲,也是危险的,因为引发善欲的,未必不是邪魔,诱使善行的,未必不是歪道。正道所以为正道,因为正道以心守道,以意护法。只要心如止水,排除一切凡念俗欲,邪魔是不能入侵的。”

    顾乘风虽连点头,对于黄玉笙这套说辞并不信服。然而师父到底是师父,做徒弟的哪有质疑的资格?只是顾乘风行事,多数时候仍依着自己的良心,而这“良心”二字,因为稀松平常而世俗,又因为世俗,与他这仙山修士的身份多有不称。譬如助付晚香搭救孙笛这件事,尽管顾乘风并不在乎孙笛的生死,可是落实到营救本身,他却尽了十二分的力。天底下再难的事,凡以良心去撬动,便有此等结果。这在人间俗世司空见惯,在仙界倒稀罕。

    他们二人飞在暮色中,行在屋脊上,试图在司马府邸这三百六十间房中寻到进入地牢的方法。到底是国师之女,付晚香对大司马府邸的了解,自然非常人所能比拟。譬如饶城人都知道大司马府邸富丽堂皇,可是去过上尹城的总要说一声“皇宫到底是皇宫,便是大司马府,也比不得呵”。单论庭园规格,大司马府邸的确比不得皇宫,可是论建筑格局之繁复,皇宫反落下风。因为大司马府邸地上建筑一目了然,下了地宫,却是另一番世界。而大司马府邸地宫之谜,是付晚香打小便知的。母亲曾告诉她,这府邸建筑之初,广成大司马便将地宫设在九环南星阵内,此阵为济航真人所创,包含了九九八十一道关口,所以阵内地宫环环相扣,依南天星斗位移而变,只有坎离双花符可破其阵门。大司马府上,有坎离双花符的除了至贤大司马的十二位锦衣家将,只有大司马本人。顾乘风的打算是,趁锦衣家将们入眠,去他们房中盗走一张坎离双花符。付晚香却道:“此法不可。”

    “为何不可?”

    “我听父亲说过,大司马府上的阵法、符箓都是玄鹤宫上乘法门。最难盗的恰好是坎离双花符。这道符箓一旦入体便与主人合一,伏于奇经八脉,依每人修为、禀赋不同,伏寄之处各有差异。你想盗走坎离双花符而不惊动符箓的主人,是绝不可能的。”

    顾乘风道:“若以瘴气迷晕那人,他又如何发现呢?”

    付晚香思忖片刻,道:“说不定这也是个办法。不过,你要确保他整夜醒不过来才好。”

    顾乘风笑道:“那大司马的贴身家将法力不凡,况且大司马寝殿内外定是阵法重重,我们近不得半步。可那十二个锦衣家将法力平平,我竟不信我没有办法对付他们。”

    计划再周密也有赶不上变化的时候,何况匆忙而生的计划?单是寻找那十二位锦衣家将的居所已经费去他们半个多时辰,寻到锦衣家将的居所,破护殿的符阵,顾乘风又费去九牛二虎之力。最让顾乘风吃惊的是,那十二位锦衣家将虽法力平平,却因天赋异禀,莫说寻常毒瘴,便是重明观上乘瘴法也难将他们彻底迷晕。非用混元大法中那路毕方凌云瘴,使出十分功力,顾乘风才将一位锦衣家将迷晕。

    顾乘风正要飞进屋内,一道青辉突然由西北向飞窜而来。他来不及躲避,叫那青辉卷住,同付晚香一道,被牵向天空。顾乘风急中生智,双手行剑指诀,调真元于双手商阳、中冲二穴,默念金蝉诀,左手放出天罡猎月檠,右手放出无尘剑。两法器化作一黄一紫两抹光华,与卷起他与付晚香的那道青辉纠缠起来。

    顾乘风对付晚香道:“我将你化入血影流珠,你莫动真元,当心受伤。”他将血影流珠逼入左手阳池穴,只见一缕白光由他左腕迸出,围住付晚香,顷刻间缩成一只白鹰,挣脱那青辉的束缚。顾乘风见付晚香平安逃脱,自己则化作一束剑气,追上白鹰,就近落在后花园一座凉亭的顶盖上,同付晚香一道现出真身。

    那青辉与天罡猎月檠、无尘剑纠斗片刻,终于在半空现出真身来,竟是玄鹤宫的天权道长。他行五品莲花印,由劳宫穴放出一把拂尘。那拂尘眨眼功夫扩至三丈来长,浑身闪着红光,将无尘剑牢牢捆住。天罡猎月檠现出原形,刚要追攻天权道长,却受顾乘风真元操纵,化作一粒金珠,回到顾乘风印堂穴内。

    “天权师伯。”顾乘风话音未落,天权道长已凭右手剑指诀画出一面金轮,只拿玄武指诀一推,那金轮便朝顾乘风、付晚香扑去。顾乘风挽着付晚香,化身剑气,疾速后退。怎料那金轮一分为六,从多面围堵二人,再彼此射发电火,以点围面,以面围体,将二人困在金轮法阵中。

    顾乘风默念金蝉咒,以金刚指诀凝真元于双手中冲穴,在空中各画一道清微神烈符,再对付晚香说:“你快在我这两道符上施你父亲的都天屠龙符。”

    付晚香听罢,以剑指诀凝真元于右手商阳、中冲穴,轻喝一声,将罡气顶入右臂,画都天屠龙符于左手掌心,再朝那两道漂浮

第20章 鸠尤神剑20(4/5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